Ch 4 多媒體
1. 多媒體是指在電腦上以文字、影像、聲音及視訊等多種媒體呈現的資訊。其也意味著更多的聲光效果,讓使用者有更好的視聽享受。
2. 多體常見的資料型態為影像、聲音及視訊。
3. 像素是影像的尺寸單位,所以我們可以用"水平方向像素數目 × 垂直方向像素數目" 的方式來素示影像尺寸。
4. 我們可以利用影像尺寸及列印解析度計算出影像的列印尺寸:影像尺寸 / 列印解析度 = 列印尺寸。
列印解析度:列印圖片時,在單位長度內的像素數目,像素愈多品質愈細緻
5. 常見的影像類型有黑白、灰階(每個像素佔有8bits空間,明暗度(2)8=256)、16色(每個像素佔有4bits空間所以有(2)4=16種顏色變化)、256色(每個像素佔有8bits空間(2)8=256種顏色變化、全彩(由RGB混合成,分別佔8bits空間,每個像素就佔有24bits,(2)24=16777216種色彩)及高彩(由RGB混合成,紅藍5bits綠佔6bits空間,每個像素就佔有16bits,(2)16=65536種色彩)。
1byte=8bits
6. 常見的影像格式包括:
A. BMP =>專門用於WINDOWS上,缺點無法壓縮全彩圖檔
B. GIF=>最常用於網頁上的透明圖、交錯圖及動畫等且提供「非破壞產壓縮」,缺點只能存256色
C. JPG=>壓縮率非常驚人且屬於破壞性壓縮易造成照片失真。
D. PNG=>支援全色影象,並能製作透明背景的效果。缺點無法存取動畫
E. TIF=>最普遍的圖檔格式,可跨平台、提供非破壞性壓縮,並支援印刷成品輸出用的CMYK色彩模式。目前唯有TIF能存成16bits灰階及48bits的全彩類型。
F. RAW=>是中高階數位相機中可儲存的圖檔格式。
7. MP3 及 WMA 是目前流行的2種聲音格式,有相當好的壓縮比率,並能有良好的聲音品質。
8. 當轉換聲音檔時,若採用更高的取樣頻率及取樣大小,即可獲得更好的聲音品質,缺點則是資料量會變大,也需要更多的CPU運算時間。
9. 常見的視訊格式包括:
A. AVI=>檔案大小相當龐大,比較不適合在Internet使用
B. QuickTime=>由Apple公司所發展出的,由於各種作業平台都支援,在Internet上常使用
C. MPEG=>(副檔名為mpg或.mpeg)在壓縮影片率方面可達200:1,而使檔案大幅減少
D. RealVideo=>壓縮率相當好,可做到即時解壓縮與播放,適用於線上轉播
E. WMV=>可用於線上轉播。當進行線上轉播時,若有良好的頻寬,可達到接近DVD品質的效果
F.SWF=>
10. 常見的多媒體應用軟體包括:Movie Maker、會聲會影、威力導演、MediaStudio Pro. Adobe Premiere. FLASH.
4X6的照片~解析度300PPI
4X30=1200
6X30=1800
1200X1800=2160000畫素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